近日,常州本地某農業上市公司下屬單位委托常州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通過常州陽光交易市場公開掛牌處置的電腦主機、打印機等一批廢舊資產,歷經60輪次競價后順利成交,增值率高達305%。
以往,該公司處置廢舊資產主要采用傳統線下方式,項目推廣渠道狹窄,處置效果不達預期。為幫助該公司盡快解決因廢舊資產長期擠占倉儲空間,導致資產周轉速度緩慢的問題,根據其委托需求,常州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為本項目專門定制策劃方案,著力在提升處置效率與挖掘資產價值方面“做文章”。針對項目處置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適當縮短掛牌周期;項目報名期間,通過全國性標準化非標資產交易平臺——e交易的廢舊資產注冊會員庫精準推送項目信息,有效擴大宣傳范圍,迅速提升項目曝光率。三個工作日內,便成功征集到來自南京、無錫、常州三地7名意向競買人參與競爭,最終助力該項目高溢價成交。
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要求“鼓勵民營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盤活自身存量資產”“充分發揮產權交易所的價值發現和投資者發現功能,創新交易產品和交易方式,加強全流程精細化服務,協助開展咨詢顧問、盡職調查、方案優化、信息披露、技術支撐、融資服務等,為存量資產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開辟綠色通道,推動存量資產盤活交易更加規范、高效、便捷”。
作為我市唯一一家產權交易機構,常州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聯合江蘇易交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建成常州陽光交易市場,現已吸引包含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以及億晶光電、星宇車燈、立華牧業等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在內的296家單位入駐。陽光市場成立以來,累計成交項目164186個,成交金額131.32億元,存量資產處置平均增值率達25.42%。除上述提到的項目外,還有許多非國有存量資產進場項目交易結果同樣喜人。如某光伏上市公司委托掛牌的四批閑置生產線設備項目,通過“詢價+競價”交易模式,增值近200萬成交;常州某汽車配件制造民企通過“短、平、快”的定制方案,多次高溢價處置鋼網等閑置資產;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處置的一批閑置資產,采用“1元起拍”的處置方式,極大地提升了項目曝光率,瀏覽量高達4000多次。其中,一條項鏈經過13輪競價后成交,增值率高達6000%。
下一步,常州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將繼續積極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充分發揮常州陽光交易市場信息集聚、資源集中、服務集成等優勢,以滿足企業資產處置需求為著力點,進一步加強市場功能建設,完善交易服務體系,助力更多民營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各類資產配置效益的最大化,為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